专家学者

胡雯 助理研究员


职称:助理研究员

研究领域:转型创新政策,颠覆性技术治理,科技发展与管理

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网络,高校与产业关系,海外人才流动与引进政策


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转型创新政策,颠覆性技术治理,科技发展与管理,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网络,高校与产业关系,海外人才流动与引进政策

教育背景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             03. 2013~07. 2016

台湾世新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访学           02. 2014~06. 2014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        09. 2011~03. 2013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物流管理(辅修:英语),学士                      09. 2007~06. 2011

发表论文     

胡雯,夏蓓丽. 颠覆性技术政策-技术路线图的框架构建与实证分析——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录用待刊)

胡雯. 新兴技术的治理困境与应对路径[J]. 科技管理研究.(录用待刊)

张晓旭,周文泳,胡雯. “从0到1”的基础研究内涵、过程和关键问题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录用待刊)

刘笑,揭永琴,胡雯. 颠覆性创新的概念嬗变、 边界拓展与未来研究展望[J]. 创新科技, 2023,3: 1-11.

胡雯, 周文泳. 试论颠覆性技术保护空间的协同治理框架[J]. 科学学研究, 2021, 39(9): 1555-1563.(封面文章)

顾洁, 胡雯, 马双. 云计算产业空间格局、集聚模式与创新效应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22, 40(4): 619-631.(封面文章)

刘笑, 胡雯, 常旭华. 颠覆式创新视角下新型科研项目资助机制研究——以R35资助体系为例[J]. 经济体制改革, 2021(2): 35-41.

胡雯.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德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经验启示[J]. 中国科技人才, 2021(2): 8-15.

胡雯. 中介组织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层次与功能演进:研究综述与展望[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0, 41(11): 16-30.

胡雯. 日德海外科技人才资助体系研究与启示——以JSPS和德国洪堡基金会为例[J]. 科技中国, 2020(10): 91-96.

胡雯. 创新政策研究框架的演进与趋势[J].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2019(10): 38-46, 84.(新华文摘(网络版)全文转载)

胡雯,刘笑. 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治理模式选择——基于上海和武汉的双案例比较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9, 37(3): 526-534. (获得第四届科协发展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胡雯,冯丽霞. 在沪留学回国人员代际差异比较研究[A]. 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9.

顾洁,胡雯,胡安安. 空间集聚与网络嵌入对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J]. 科学学研究, 2019,37(9): 1721-1728

胡雯,陈强. 产学研协同创新生命周期识别研究[J]. 科研管理, 2018,39(7): 69-77.

胡雯,常旭华. 制造业升级视角下的人才结构协同研究——以上海为例[J]. 上海经济, 2018,35(4): 5-16.

胡雯.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J]. 网信军民融合, 2018,13(6): 18-22.

胡雯. 产学研协同创新增效作用评估——以科技型上市公司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34(16): 112-119.

胡雯. 国际人才柔性流动的学理演进与引申[J].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6,17(5): 65-70.

刘笑,陈强,胡雯. 合作模式对高校学术创新绩效的影响[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45(3): 453-458.

陈强,胡雯. 两类协同创新网络的特征与形成——以“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例[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6, 37(3):86-96.

陈强,胡雯,鲍悦华. 城市发展质量及其测评:以发展观为主导的演进历程[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30(3): 14-23.

周文泳,胡雯. 非理性因素在科研过程中对认知价值偏离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 35 (4): 26-34.

周文泳,陈康辉,胡雯. 我国基础研究环境现状、问题与对策[J]. 科技与经济,2013,26(5): 1-5.

周文泳,胡雯,陈康辉,戎蓉,尤建新. 低碳背景下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策略研究——以卡特彼勒公司为例[J]. 管理评论,2012,24(11): 20-27.

周文泳,胡雯,尤建新,刘光富. 产品服务系统下的机电产品再制造模式——基于BT公司的案例分析[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2,5(2): 105-113.

媒体文章

胡雯. 《发挥颠覆性技术的关键支撑作用》. 社会科学报, 2023年4月11日, 第2版.

刘笑,胡雯. 《夯实未来产业发展的人才之基》. 社会科学报, 2022年12月29日, 第2版.

胡雯. 《推进科研评价改革 赋能科技创新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1年3月23日, 第1版. (学习强国转载)

胡雯. 《问策上海2025:如何打动海外科技人才的心?——德国启示》. 澎湃新闻,2020年12月12日.

胡雯,陈强. 《发挥科技群团在创新创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 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20日,第3版.

陈强,胡雯. 《把技术、产业、市场“一网打尽”》. 文汇报,2015年10月16日.

陈强,胡雯.《经济转型期的现实挑战及应对措施——专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贸易方式转型”研讨会上的精彩观点》. 解放日报,2016年9月8日.

出版专著   

胡雯. 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人才流动与治理模式创新[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0.(ISBN 978-7-5520-2866-9)(获得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文库资助)

胡雯. 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识别和效果[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ISBN 978-7-5520-2330-5)

周文泳,胡雯,刘光富 等. 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全过程评价理论与方法[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ISBN 978-7-122-25072-8)

科研项目

负责人,上海市哲社研究阐释二十大专项《双碳目标下颠覆性技术加速上海工业绿色转型的路径研究》(2023VZH038)

2023.02~2023.06

负责人,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双碳”目标驱动下龙头企业颠覆式创新的政策赋能机制研究》(22CGL042)

2022.09~2024.06

负责人,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内课题《“双碳”背景下颠覆性技术政策-技术路线图的框架构建与实证研究》

2022.10~2023.10

负责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课题《颠覆性技术保护空间的治理框架与政策组合研究》

2021.06~2022.06

参与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研究》(21ZDA018)

2021.04~2023.04

负责人,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内课题《美国人工智能技术保护空间的政策实验情况研究》

2020.08~2021.08

负责人,上海市科委课题《海外人工智能人才回流态势研究:现状与对策》(18692115700)

2018.07~2019.06

负责人,上海社会科学院院内课题《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异质性人才需求与政策匹配研究》

2018.08~2019.08

参与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研究》(18VSJ059)2018.02~2020.10

参与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我国新时代的国际人才治理体系建设研究》(18ZDA084)

2018.11~2021.11

主要参与者,上海航天局委托课题《新形势下航天一线人才关爱机制研究》2018.04~2018.12

主要参与者,上海市决咨委招标课题《上海市留学归国人员状况调查》2018.05~2018.12

主要参与者,浦东新区组织部定向课题《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人才评价及发展需求研究》

2018.06~2018.12

负责人,上海市侨务理论研究中心课题《上海创新型华侨华人人才集聚策略研究: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QYZX2017-6)2017.09~2018.03

主要参与者,上海市软科学计划重点项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政府科技管理——以上海为例》(14692100200),(获上海市决策咨询奖二等奖)2014.06~2015.05

参与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发展质量评价研究》(08CSH032)2013.01~2013.12

主要参与者,上海市软科学计划重点项目《财政科技投入中“软投入”的投入模式和管理机制研究》(13692101700),2013.06~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