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人才发展战略

作者:汪怿发布者: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0-11-26浏览次数:83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资源、引领力量,必须着眼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面对新发展格局,明确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框架和重点任务,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引擎和动力。

人才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格局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才发展需要适应新阶段、秉持新理念、面临新格局。

新发展阶段。从世情来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酝酿当中,同时科技演化节奏在加快、最终突破方向不确定,但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呈现出革命性突破先兆,重点领域创新力度、研发全球化重要区域、全球创新版图的变迁,特别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变革,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和经济形态的转型态势日益明显;全球城市发展和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日益突出。从国情来看,“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成为时代的主题。

新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我国经济由中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创造新奇迹,更加需要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把践行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新发展格局。“十四五”乃至更长远的2035年,是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有利于更好激活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实现更高层次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有利于人才、技术、信息、资本、市场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进入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面对新发展格局,必须突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必须突出人才在实现由“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历史转变中的战略价值,必须突出人才在实现由“跟跑”“并跑”向“领跑”中的引领作用,必须实现人才由支撑发展、优先发展向引领发展的历史跨越,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制度体系,健全现代人才发展治理体系,让人才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资源、关键动力、引领力量。

新阶段人才发展战略的若干重要问题

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布局。第一,要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把握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突出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实现从人才支撑发展、服务发展、人才优先发展向人才引领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从过去注重人才自身发展、人才体制机制自身改革转到人才有效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引领整个发展上来。第二,要把握人才引领发展的内涵,从国际通行惯例和标准的视角判断和界定“领先”“引领”的标准,以科技创新领先、国际领先地位作为标志来谋划人才战略,思考人才的引育留用问题。第三,从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角度,突出人才资源的战略性作用,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突出需求导向、强化人才与产业对接,注重人才发挥作用环境营造,把蕴藏在人才大脑当中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释放出来。

确立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前列的战略目标。要从整体视角、融合角度,构建人才、科技、教育一体的战略目标、发展目标,协同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从跻身“行列”到进入“前列”的转变;要确立与创新型国家、世界人才强国前列地位相适应、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相适应、与人的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度体系,要把党管人才和调动各个方面管理人才、服务人才的积极性有机统一起来;要确立与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前列相匹配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影响力、引领力。

着眼于国内大循环,以科技创新人才为突破点,实现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第一,重视教育培养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人才特别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人才教育培养力度,优化科技、工程、数学人才结构,注重涵养科学家精神,破解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不足的问题,减少人才使用中功利化倾向。要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优化科学家科研环境,努力推动“0”向“1”的突破。第二,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着眼弥补“高精尖缺”短板,着眼整体创新能力提升,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造就国际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素质创新团队。第三,重视培养、发现、储备、使用具有国际竞争力青年人才和创新潜在人才。未来没有定势,但未来却对青年人才、对创新具有决定意义。要用未来集聚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聚焦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战略方向、优势领域、重点领域,把青年人才和创新潜在人才作为引领未来发展、赢得未来竞争、创造未来优势的生力军。第四要充分发挥企业家作为创新组织者、推动者的重要作用,积极培育走向国际、引领世界、开创未来的企业家群体,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

着眼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打造更加开放的制度体系。第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力度,对标世界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加大人才开放力度,提升人才国际化程度,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达到新的水平,同时搭建更多的国际性创新平台,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离岸基地建设,实现海内外人才同频共振,共享发展机遇、共享改革成果、共对未来挑战。第二,要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开辟人才新的方向、建立新的朋友圈、更好完善集聚机制,提升整合全球人才资源的能力,让更多的高端人才为我国创新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第三,抓紧建设更具吸引力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制度体系,要适应全球创新和人才发展的趋势,创新人才便捷流动、从业自由的制度,创造利于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活力激情充分迸发、共同参与国际创新协同的制度,完善提升能力、释放潜力、激发活力的制度,用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第四,要抓紧涵养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人才文化,用独特的文化价值、人才使用理念来吸引人才近悦远来。

着力优化适宜人才创新创业、人才接续生长的生态环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要求,打造人才快速成长、发挥作用的环境,深植人才发展“根系”,让产业集聚起来、人才集聚过来。建立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让更多人才在宽松环境下冒出来。要通过简政放权、赋予科技创新人才科研自主权,让科学家全身心去跟踪、投入、判断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重大突破方向,从而实现科技创新竞相涌现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来源:《中国人才》202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