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方略铸就新时代人才资源竞争新优势

作者:周子勋发布者: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1-09-30浏览次数:82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2021年09月30日

本报记者 周子勋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全面擘画了新时代人才工作蓝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理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会议是继党中央、国务院2010年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在人才工作领域召开的最高规格会议。

“此次人才工作会议首次以中央名义召开,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汪怿对本报记者说。

国家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

“以中央名义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凸显党领导我们奋进在伟大复兴道路上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刘理晖指出,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大国的兴替看,人才是任何一个大国崛起的根本性因素。国家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把人才资源作为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表明人才是激活其他一切发展要素的首要资源,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过程中根本性、根基性的资源要素。

汪怿表示,面对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需要通过人才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依靠人才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依靠人才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四个面向”是顺应世界大变局的新方略

会议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包括规划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并落实人才发展重大政策,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共同参与和推动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提供良好服务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室副研究员钱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四个面向”是顺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方略,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和指导意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是要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这是应对科技竞争和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向经济主战场是坚持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推动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将科学技术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是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集中优势力量重点突破国家急需解决的短板和弱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一原则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才工作思想。

激发人才活力是未来人才工作着力点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并考虑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着重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汪怿说,一是更加突出实力、能力。更大力度加强“帅才”的培养造就力度,更大力度的造就各路“英才”。二是更加突出潜力,突出未来导向,聚焦具有潜力的未来人才、青年人才,注重具有国际竞争力青年人才和创新潜在人才的培养、发现、储备、使用,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真正把青年人才和创新潜在人才作为引领未来发展、赢得未来竞争、创造未来优势的生力军。三是更加突出活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用改革的力量激发人才的力量和活力,用人才的力量来引领创新,用人才的活力来激活发展,有效驱动和牵引、引导、建构以及创造新的发展。四是更加突出融合力,推动各类人才有效融合、循环,让发展真正转到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新的发展之上,让发展需要人才、发展依靠人才。

“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应在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刘理晖表示,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新动能的三个重要引擎,是产业和人才集聚的中心,三地不仅在我国具备了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良好条件,在世界人才竞争格局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刘理晖指出,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相比,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在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空间。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以点带面,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当前,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各方面人才在总量、结构和质量方面显著优化提升,但是应该看到,在我国科技创新的一些关键领域还存在‘卡脖子’等问题,科技人才薪酬水平缺乏竞争力,一些科研管理制度仍待完善,科研作风仍待改进,人才流动仍待松绑,全球高端人才仍待引进,人才创新活力还有很大潜力。”钱诚说,激发人才活力是未来人才工作的着力点。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