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发展充分成就、人才需求充分满足——专家热议中国式现代化县域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

作者: 周峰 张高洁发布者: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3-07-19浏览次数:10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区域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城市之间的人才竞争也进一步加剧。县域城市作为人才竞争的最小单元,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人才竞争新挑战。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纷纷提出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

那么,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承载,县域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内涵是什么?现实背景下建设县域人才友好型城市有着怎样的意义?如何凝聚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县域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近日,在全国首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昆山,人才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什么要建设县域人才友好型城市

吴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特聘专家):“友好型”这个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各个领域都在谈,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这个课题作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在昆山提出来很有意义,把县域作为未来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一个抓手非常好。“昆山之路”走了几十年,给全国的人才工作探索出了很多好的经验,今天提出这个命题,体现了昆山的危机意识。危机感在哪?就是人才高地。你是离上海、苏州这样的人才高地最近的平台,你要不是高地,那么你的虹吸效应就出来了,你挖不了人家的人才,你的人才就被人家挖走了。“中国式现代化县域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提出来的意义,就是怎么样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怎么样能够创造一个新的模式,怎么样在国际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当中再次找到昆山之路。

陈丽君(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人才对于国家的竞争力,对于城市的竞争力发挥的极其重要的作用。我梳理了人才工作四个发展转型阶段:第一个阶段,各地通过大力推出人才政策来吸引人才;第二个阶段,做好全方位、全链条的人才服务;第三个阶段,尊重、礼遇人才;第四个阶段,运用综合手法营造人才生态,在这个阶段大家开始思考用什么方式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这是各地政府在这个阶段吸引聚集人才的一个新打法。

赵宁(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企业人事管理研究室副研究员):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看,以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为标志,中国人才工作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人才工作一定是一个内强基础、外强竞争的新格局,它更强调引领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协同,政策体系化、工作精细化这些特点。从人才竞争角度看,这几年城市之间的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已经从人才竞争逐步迈向人力资源竞争,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其中。在这样一场人才竞争当中如何突围?如何让那些不能参与到3+N人才高地建设的城市,选择一条引才聚才的新路?我想构建“人才友好型城市”将是一个制宜之选。从县域发展角度看,以县域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直接决定了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县域经济也面临着全新的要求。县域是城市竞争的最小单元,人才工作同样面临新的挑战。

什么是县域人才友好型城市

李志刚(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原巡视员、副局长):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过一个观点,要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的根系更加发达。人才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一是要有尊敬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二是有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把熟人社会变成陌生人社会,所有人到你这里来都能够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需要找任何人,不需要花任何钱,就能办成所有的事;三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四是待遇适当、后顾无忧的生活环境。创新生态就是四个环境融合,未来我们的创新环境一定是让人才活得很爽,心情愉快地创新。

吴江:说到友好型城市,我曾看到昆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孙勇同志的署名文章《高标准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里面三点抓住了要害:一是改革促发展,人才效能充分激发;二是平台聚人才,人才发展充分成就;三是服务优环境,人才需求充分满足。

友好型城市其实是对创新友好、对创业友好。这个创新是不确定的。我们经常说,要有规划、有计划、有目标,但是对于友好型城市来说,我觉得要少一点目标、少一点计划。它就是一个生态,是面对不确定性的创新,让人才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事情。美国硅谷有一项指数叫“酷指数”,就是说城市要有年轻人能够留得住的地方。北京搞了一个798,县域城市也可以用新兴产业、高新产业带动吸引高端人才,再加上我们高品质的城市,形成精英城市。友好型城市的定义就应该是一个人才的城市,包括各种各样服务业的崛起。

刘小群(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副厅长,江苏省人才学会会长):我个人认为,可以从软性指标,即建设人才友好城市应有的底层要素和城市价值观视角来判断。

第一,包容性程度。包容性是有利于吸引人才,促进外来人才融入城市的最重要的基础价值观。有实证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城市合理选择的第一指标就是城市的包容性。判断包容性可以有最直观的指标,普通话在城市社会中的普及程度,还有对国际人才友好的英文标识环境。

第二,连接效度,即城市中人际交往、专业交流、思想互动的密度和强度。人才友好城市的内在张力在于给人才以持续成长和不断进步的无限可能。在这之中,人人连接具有关键性意义。

第三,自治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社会创造的真正伟力来自自由释放的民间活力。对人才来讲,基于共同和相近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创新创业冲动以及共同成长愿望而自主形成的社群或者自治组织,越来越成为显现城市人才友好的生态基础和引力资源,这是人才参与专业发展、产业升级和行业自治的独特构成,这些也可以在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指标中占有一定的分量。

蓝志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终身教授):我想提出一个全景式人才模型。什么是友好城市?就是既要满足他的生活需求,也要满足他的任务需求,还要满足他的事业发展的条件需求,还有社会环境生态、人工生态、自然生态环境、心理感受等。全景式人才观要考虑人才来了以后,他的事业、他的时间、他的环境。像马斯洛讲,首先是衣食住行、安全、关怀,然后是任务需求,他有特殊任务,这个是专业性的,还有国家的整体需求,有国内的需求、全球化的需求,还有当前的需求、长远的需求等等,这是全景式人才模型。

汪怿(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我想提出一个人才社区的概念。人才友好型城市就是一个又一个人才导向的社区,是对人才友好的社区。首先它关注的是生活在这个社区当中的核心人群,在此工作是一个人群,在此创新创业是一个人群,在此生活是一个人群。在这个社区当中,不仅仅解决“业”的问题,也不仅仅解决单方面“居”的问题,而是把多重需求、多维需求一股脑在这个地方进行落地,也就是解决安心的问题,安身的问题,安业的问题。一个符合未来的、能够打动人心的、黏住人才的社区,应该是让人才能够在此快成长,慢生活,好发展的。而对社区而言,应该是让社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驱动创新的强动力,以及引领美好生活的好环境。

徐军海(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友好”这个词,反过来讲的就是反映了现在人才工作竞争的“卷”的状态。大家普遍反映出来了焦虑感、危机感、共识感。现在人才工作怎么做?好像招数已经用尽,已经卷入这样一个漩涡当中。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升级过程,就是人才发展现代化。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和人才发展现代化样本建设,底色都是相同的,涉及人才工作方方面面的升级。

陈丽君:我们持续关注的指数是硅谷指数。硅谷指数通过五个方面的维度来衡量发展:人口、经济、社会、空间和地方治理。其实它是打造了一个最优的人才创业创新的生态系统。人才友好型城市的核心应该是多元要素的集聚交融,多层空间的交流交换,多样制度的安排激活。不同的友好型城市满足的是需求的差异性,建设的侧重点上有差异,当然最终形成的城市样貌也是有差异的。

如何建设县域人才友好型城市

吴江:友好型城市建设一定要扣住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讲的四句话: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友好型首先是找需求,谁需要友好,需要什么样的友好,其次是人才和城市怎么融。

要把这“四心”做到人才工作的实处。关键是爱,真心爱才并不容易,给钱就是爱吗?给政策就是爱吗?真心爱才的核心问题是我们要让人才爱这个地方,通过我们的工作,让人才来了之后能够创新创业,要创造这样的生态。现在有些地方天天在喊人才有价,人才值多少钱,我给他多少钱,给他什么样的房子他能来,都是有门槛、有条件、有价格的,都是市场交换行为。爱,首先不是源于市场行为,不是因为我有钱你就爱我,我有钱我就可以说,你来创业吧,不是这样的。范仲淹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乐为人后,这就是人才工作的境界,这就是爱才的境界。

从某种角度来说,育才也是时代需要。马克思说,每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昆山之路就是创造人才之路。现在最难的是解决育才的社会氛围问题。

如今讲新型举国体制,就是人才工作不仅政府做,要让社会来做,成为全社会的治理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怎么发挥好市场作用,发挥好社会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尊重规律,懂得规律。一是“舍得”,舍得出钱,舍得出政策,舍得拿资源。二是“懂得”,你不知道这个人才是怎么研发,怎么创业,有什么难处,你做来做去给做歪了,所以懂得是比舍得还重要。三是“等得”,光懂不行,还要有耐心,创新是十年磨一剑的事情,你得等得。最后还要“容得”。

李志刚:要注重政策、制度、文化的内在耦合。要有一个开放性结构,任何人、任何国家的人都能到这来。东部地区是要面向世界的,总书记提出打造的是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不是国内的人才中心,世界人才中心就是瞄准国际化人才。要有一个平台化组织,以后的创新大量都是在平台,不完全在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园区,甚至是跨学科、跨国度,要精心打造各类创新平台。有多元性文化,一个城市的创新活力取决于多样性,单一社会很难创新,越是多样性的城市,创新越活跃。交互性场景,要创造大量的不同人员相互之间的交流。有流动性人才,未来不是看在这个城市拥有多少人才,而是看有多少高端人才到你这里流动。衡量一个城市的创新活力不是看它的存量,而是看它的流量。还要有良好的生态空间,城市里要有大片大片的绿地,要打造一个一个的创新空间,让一流的科技组织、创新机构愿意到这里来。概括起来,就是要打造自由、信任、开放、包容、激励人才的创新生态系统。

这里特别强调党政人才,“党政人才”是引领这个城市创新的重要的主体,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思维,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要更加重视治理人才、创新企业家、风险投资家、高技能人才、文化艺术人才、技术转化职业经理人等。

蓝志勇:县域城市发展需要有城市发展战略为依托。西方整个的发展是按城市群发展的,中国现在城市群发展规划已经出来。美国从波士顿到华盛顿中间44个城市连成一片,是一个大城区。芝加哥是一个大城区,硅谷西边是一个大城区,美国三大城区GDP占美国80%以上。

中国改革开放非常成功,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像浙江嘉善的整个设计是对接上海等大城市群的一个产业链。城市之间的竞争是竞合关系,对于长三角来说,最突出的特点是,所有的县域都是连在一起的,要让人才在城市间互动起来。县域城市要做面向企业、面向人才的互相连接的城市,它是一个枢纽,要一体化发展,不是单打独斗。

汪怿:我们要把人才社区作为人才高地建设的一个最活跃的细胞来进行建设。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提出产才城融合。我们打造县域人才友好型城市过程当中,产业很重要,创新很重要,资本和融资的产业链条更重要。要把县域人才友好的社区作为一个战略支点的一个活的细胞,把各种资源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让各种人才走出单位、走出家庭,进入到不同于咖啡吧的第三空间,让他们走进不同的社群,激发创新活力。人才友好型社区就是要拥有集聚的功能、交流功能、创新功能、生活功能,让不同的人、不同圈的人,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碰撞,产生更多的创新激情、创新理念,甚至是发展机遇。

唐贵瑶(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山东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第一,要坚持需求导向,提升青年发展的供给服务,切实让广大青年愿意来愿意留,共建共享。第二,根据县域资源禀赋,吸引青年来争当城市发展合伙人。第三,各个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打出服务青年发展的组合拳,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能够在城市更有为。第四,对于制造业基础比较强的县域,还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职业院校为主力,以企业为后盾的全方位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扎根。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2023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