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上海陆家嘴俯瞰图。
风从海上来,潮涌黄浦江。
上海自古奉贤重才,俊采星驰。子游道启东南、文开吴会,黄道婆革新纺技、衣被天下,徐光启学贯中西、会通超胜,历史将创新基因深植这片热土。放眼今日中国的创新版图,上海更是一个闪光的坐标。国产大飞机飞龙冲天,国产大邮轮全速起航,集成电路“芯”火正旺,新能源汽车风驰电掣,人形机器人大放异彩,自主创新药成功出海……一项项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凝聚着广大人才的智慧和心血,书写着上海人才工作的时代荣光。
时光在回溯中尤显不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上海考察调研、出席重要活动,要求上海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去年12月,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聚集更多国内外高端人才,加快构建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号令催人奋进,厚望如山在肩。近些年来,上海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总要求,以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总抓手总牵引,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坚持以事业集聚人才、以制度成就人才、以环境服务人才,让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事业能出彩,为“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人才“梦之队”与创新“核爆点”
聚焦国家战略打造人才雁阵
步入张江科学城,浓郁的创新气息扑面而来。张衡路、蔡伦路、祖冲之路、牛顿路、高斯路、伽利略路……18条以中外科学家名字命名的道路在脚下延伸,通向“诗和远方”,连接历史和未来。科学家的名字走进城市路标,辉映市民眼眸,点亮创新时空,体现着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敬仰和厚爱。
城市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城市更出彩。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以仅占全国0.06%的土地面积,贡献了3.8%的经济总量,科技含量成色十足,人才贡献有目共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国际竞争更加倚重于创新能力的提升,聚焦于战略性创新资源的争夺。上海要当好龙头,强化创新策源功能,“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上海发展的战略性优势,是必须持续用心下好的先手棋。”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强调,要牢牢把握服务现代化导向、高层次导向、国际化导向、超常规导向,更加自觉把人才工作放在现代化建设大局中谋划布局,紧紧围绕提升人才高度、宽度、厚度,更加精准施策发力。
服务国家战略,明确主攻方向。上海扛起龙头担当,重心聚焦自主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和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明确造就战略性人才力量、强化自主性人才供给、彰显国际化人才导向、构筑世界级人才平台、实行更开放人才政策、营造高品质人才生态六大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不断完善人才高地整体“拼图”,塑造高峰、领军、青年有机衔接的人才雁阵队形,瞄准重点领域和前沿领域全力攻关突破,打造具有创新策源意义的“核爆点”,源源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
扩大开放优势,汇聚全球人才。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入实施白玉兰人才计划,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引进高层次人才。发挥市场力量、猎头机构和大数据技术作用,探索海外站点引才、中介机构引才、专家人才引才等多元引才方式,形成“链接全球、汇聚上海”的引才格局。建设人才数字系统,绘就人才动态地图,及时更新发布人才需求目录,选聘知名科学家、投资家、企业家担任引才伯乐,拓展以才聚才“朋友圈”。擦亮“海聚英才”品牌,连续3年举办全球创新创业赛会,以赛引才、以赛聚才。
架设成长梯子,培育战略力量。加强本土人才和青年人才培养,不薄名家更重新人,雏凤清声、青蓝相继,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深入实施东方英才计划,选拔培育引领专业技术发展方向的领军人才、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业人才、承担核心任务的创新拔尖人才、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助推东方英才成长为专业领域旗帜;运用“基础研究先行区”和上海高校基础研究高地,引导优秀人才潜心科研,支持中青年科技人才敢闯“无人区”;推出“超级博士后”计划,每人给予一定资金资助,打通人才的成长通道。
提升平台能级,点亮科技之光。依托上海光源、超强超短激光、软X射线等重大科学设施,集聚基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人才和团队,培育创新策源“国家队”。聚焦“3+6”现代产业体系,做优产业创新平台,培育一批知名科技领军企业;围绕“卡脖子”技术织密人才链,打造集聚急需紧缺人才的超强磁场。目前,已建成100多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全球2500强研发投入企业近50家,企业科技创新中心超1600家。布局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等五大未来产业集群,建设15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开放众多新赛道应用场景,让人才找到创新创业落脚点。
升级政策体系,塑造制度优势。从人才“20条”到人才“30条”,从人才引领发展战略意见到支持五个新城人才发展细则,从人才租房补贴制度到差异化购房政策,从下调大学生就业落户门槛到放宽留学回国人员落户限制,不断迭代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推动人才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提升人才开放层级能级,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服务保障等措施,着力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怀与诚意,书写成蓝图实景,渗透进产业体系,融汇为创新脉动。数据无声,却最有说服力:2023年,上海位列全球科创中心综合排名第八,基础研究和创新创业生态领跑亚洲,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保持全国第一;连续13年上榜“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始终是国际人才逐梦的热土。2018年以来上海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攀升,2023年引进吸引海内外人才达到17.2万人,同比增长12%。
改革之“剑”与创新之“火”
畅通活力涌流的经脉
李政道研究所巨型玻璃穹顶下,科学家们相聚“仰望星空”,“以天之语,解物之道”。这里没有年度考评打分,只有年度学术报告会,3年期的科研生涯回顾,6年期的个人潜力国际评估,科研人员可以自由探索宇宙奥秘,潜心深入“未至之境”。
不明确机构规格、不核定事业编制、不受岗位设置和工资总额限制,机构能建能关、人员能上能下、资金能增能减——像李政道研究所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正在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的生力军、科研机构改革的探路者。到2025年,上海将重点培育2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引导社会力量建设200家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新型研发机构。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是上海最鲜明的城市特质。近些年来,上海突出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出一系列首创性、引领性改革措施,一举斩断程序繁琐、机制不畅的“隐形绳索”,全面解开束缚用人主体和人才发展的“关键绳索”,以“放权”为用人单位添动力,以“松绑”为人才增活力。
曾几何时,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王戎总会为科研经费发愁。他所从事的交叉研究有点“四不像”,需要融合大气物理、化学、经济学和计算机模拟等多门学科,项目评审也会因原创性强、不确定性大而落败。2023年,王戎得到400万元基础研究经费支持,半年后其团队研究成果再度登上《自然》杂志。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面对周期漫长、充满不确定性的基础研究,上海给予长期投入、保持稳定支持,允许“十年不鸣”、争取“一鸣惊人”。2021年,上海出台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2024年,设立“基础研究先行区”,以战略科学家为主导全面负责人才遴选、管理、跟踪、评价,允许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支持自由探索研究和非共识创新研究,营造鼓励潜心研究、长期攻关的科研环境,让科研人员安心坐冷板凳。
推出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放权松绑“18条”,开展人才管理综合授权改革试点,采取“综合授权+负面清单”方式,在编制使用、岗位评聘、科研经费等方面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探索实施顶尖科学家负责制,赋予顶尖人才用人权、用财权、用物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顶尖人才可自主决定用人形式、用人数量、人员薪酬、人员评价和人员聘期。下放预算调剂权,完善“包干制”经费管理制度,不再要求“未卜先知”与严格约束未来的经费使用,真正实现了“我的科研我做主”。
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激励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建立分类评价体系,临床批件、新药证书与职称评定挂钩,评价新药研究人员以“出新药”为目标,破解新药研究人员“没论文就难晋升”的困扰。上海电机学院探索产教融合制度创新,与中国重燃合作引入“产业教授”,打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通道,破解人才培养供需“两张皮”的难题,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协同共振、与区域发展融合共生,大力培养制造强国急需的“卓越现场工程师”。
启动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对重点国有科技企业的重点人才实施股权分红等中长期激励,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将科研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下放给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净收入的70%以上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同时适当放开高层次人才薪酬总量限制,唤醒“沉睡的科研成果”,提升“纸变钱”能力。探索“分粮”与“分地”相结合,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推动成果转化个税递延缴纳政策落实落地,探索实施现金奖励按照偶然所得征收个税政策,建立科研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正常增长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收入水平,真正让创新人才“名利双收”。
改革向深处发力,创新活力持续迸发。数据显示,上海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在全国占比连续5年超过15%,近3年获得一等奖数量占全国20%以上,上海科学家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占到全国的25%,研发投入强度达4.4%,全市专利授权量达到15.91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0.2件,全市技术交易额突破48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4万家。
湾区、智塔与硅巷
把一座城市变成孵化器
钦州路100号,两栋貌不惊人的办公楼,是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所在地,被称为上海孵化器的“鼻祖”。这里走出了米哈游、泰坦科技、无他相机等知名创新型企业,是无数创业者眼中的摇篮和福地,很多大学生的第一笔创业启动资金都来自这里。
近些年来,上海率先以“不认定、不备案、不登记”的方式,激发和汇聚市场资源建设创业基地,步履匆匆的创业人才,很容易在这里找到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目前,上海拥有600余家孵化载体,吸引创新创业人才近13万人,在孵企业超过1万家,已经形成了功能完备、形态多样的创业孵化体系。到2025年,上海将再培育不少于20家高质量孵化器,推动科创要素集聚裂变,带动形成若干孵化集群,打造千亿产值级产业高地。
“把一座城市变成孵化器,创设更多创新创业的空间,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场景,以星罗棋布的平台成就人才星汉灿烂。”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汪怿坦陈,上海的魅力就在于,处处都有开放高地、创业热土,这里乐见“初生牛犊不怕虎”,护佑“小荷才露尖尖角”,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能“被看见”,只要努力都有出彩机会,不断生发更多可能。
高校院所是科技创新的大本营,也是科技创业的生力军。坐拥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两所“双一流”高校,近10万名在校师生,超13万名科技人才——闵行区立足“环交大”核心区域,建设“大零号湾”科创策源功能区,开展全生命周期孵化,加速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科学家创业”蔚然成势,环高校科创带金光闪闪,开放式科创街区初具规模。目前,“大零号湾”已建成18个高能级科创载体,集聚了3000余家硬科技企业、563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上市企业、2家独角兽企业,估值超10亿的企业达到22家,其中70%为高校师生校友企业。
2018年以来的每个冬季,一批世界顶尖科学家总会如约而至,相聚滴水湖畔开启一场科学盛宴。临港新片区充分承接顶尖科学家论坛不断扩大的溢出效应,启动国际创新协同区建设行动,把论坛永久会址建成全国首个“科学家社区”,建设多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吸引世界顶尖科学家入驻,招募全球青年科研人才。到“十四五”期末,这里将引进建设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科学家工作站30家以上,集聚各类人才3万到5万人,新增企业和研发机构1000家,又一座科创之城呼之欲出。
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烟火气息的街巷里弄,怎样“容”下创新创业的梦想?上海把握科技回归都市发展趋势,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导入人才科创资源,塑造创新创业生态,积极探索科创街区建设,方寸之间腾笼换鸟,推动发展空间扩容、产业迭代升级。
“有风景的地方兴起新经济”。徐汇区一片繁华的商业地带中,耸立着一处独特的办公楼——西岸智塔,这栋临江伫立的建筑,汇聚着25家研发机构和头部企业,1位图灵奖得主、8位院士、超3000名企业白领和研发人员,一个微型版的“垂直硅谷”初现雏形,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不出园区就有产业链。科创与人才的密集交汇、良性互动,带动滨江西岸这片曾经的货物码头重焕生机,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科创绣带”的华丽转身。
“梧桐树下长出硬核科创企业”。长宁区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硅酸盐所、中国科学院微系统所的引领效应,深耕“上海硅巷”试验田,建设学区园区社区联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叠加的工业载体,打造年轻人喜欢的众创空间,以科创街区吸引人才,以人才集聚激发街区活力,相互赋能、彼此成就。目前,1.48平方公里的“硅巷”,集聚了新微智谷、华为联通创新示范中心等10多家创新载体,吸引了500多家科技企业落地生根,在这里推开窗就能闻到创新创业的味道。
从“小草丰茂”到“大树参天”
陪着人才和企业一起长跑
最近,上海青浦长三角留创园推出的微电影《最强合伙人》,在青年留学人员中火爆出圈。3位海归怀抱理想回国创业,遭遇各种困难和挫折,留创园一路陪伴支持,帮助他们一步步抵达梦想。
“把好的创意点亮,陪着人才企业一起长跑。”青浦长三角留创园总经理杨李骏介绍,符合条件的创业团队可以免费入驻,享受水电全免、住房补贴、投资对接、创业培训、法律咨询等优惠政策和服务。“更重要的是,各种各样的创业团队在这里互相交流、相互帮助,形成一个强大的创业社群。”
创业的种子,只有栖身肥沃土壤、沐浴阳光雨露,才能快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近些年来,上海不断健全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打造开放式平台和专业化服务,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既让“大树参天”,也让“小草丰茂”。
2007年,华东理工大学博士谢应波与5名同学,在宿舍里创办泰坦科技。创业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2009年公司创立品牌需要融资,由于无房产可抵押,被10多家银行和小贷公司拒之门外。最终,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2名员工抵押了自家房产,为他们从银行借来15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10余年间,公司年销售额从3000元增长到22亿元,迎来裂变式成长。2020年泰坦科技敲钟科创板,谢应波感慨:“上海科创政策带来的帮助就像及时雨,浇灌了这棵小苗成长的每个关键时刻。”
“只要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再好的资源我们都舍得投入;只要愿意与杨浦共同成长,再长的时间我们都愿长情陪伴;只要能为企业排忧解难,再大的困难我们都会坚决克服。”杨浦区委书记薛侃对人才和企业的这段“深情告白”,生动诠释了“人才因上海更出彩”的密码所在: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好应用不缺场景、好创意不缺人才、好团队不缺资源。
科创企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必定经历“看不清”和“熬时间”之痛。2021年,海归博士郭后扬心生一个大胆的创意:把核聚变商业化。上海愿意耐心等待,尽心呵护培育。这个项目处于极早期,至少要到6年后才能看到重要突破。他在上海联合创办的能量奇点公司,得到政府部门的一系列支持。
陪着人才长跑的不仅有政府,还有金融资本。上海着力营造政府领投、机构跟投的氛围,打通“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引导更多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璞跃中国、创徒丛林、飞镖创新中心、莘泽孵化器等众多专业高效的创投孵化机构纷纷涌现,从围绕企业需求提供服务,到提前布局源头创新和未来产业,再到融入全球化创新网络,全力当好人才创业的合伙人和陪伴者,创投机构与创业者的“玫瑰之约”,“耐心资本”与“硬科技”的结合,演绎出许多“小草变大树”的创业故事。
“不指望每颗种子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但希望每颗种子都能健康成长。”许多创业者都抱有一个共同感受:这里有链接全球的科创要素资源,3600多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庞大的懂趋势、懂市场、懂投资、懂服务的创服队伍,从设备、材料到市场,创业者都很容易找到合作伙伴,很快找到匹配自己发展的资源支撑点,不断续写“背着书包进来、开着宝马出去”的时代精彩。
此心安处是吾乡
打开人才“沪上生活方式”
满眼梧桐树,全城咖啡香。在沪上,梧桐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是一种心情;咖啡不仅是一款饮品,更是一种文化。
每个人才的心灵深处,都充盈着“诗意栖居”的追求和向往。近些年来,上海着力提升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塑造城市软实力,提供高品质、便利化、国际化生活保障,让人才既有理想和事业,也有生活和温情,还有诗意和远方。
“设身处地为人才着想,从不轻易说NO,当好服务人才的店小二。”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的铁皮柜里,整齐排列着高层次人才服务档案。从购房落户、医疗保障、子女就学到购买仪器、进口物品,只要人才有需求,服务专员都会全身心扑上去,千方百计提供优质服务。面对办公室一面面锦旗,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潘永兴动情地说道:“每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见证着这座城市对人才的温度。”
“打造品质生活的高地、成就梦想的舞台,使在上海的人才引以为豪、来上海的人才一见倾心、没来上海的人才充满向往。”上海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上海全方位优化人才服务体系,推出全球杰出人才优享服务、人才全周期服务“一件事”改革等举措,高层次人才安居、落户等事项“免申即享、随到随办”;推动人才服务数字化转型,集成全市人才服务资源,扫码服务全场景应用;推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不见面”审批4.0版,进一步放宽年龄、学历和工作经历限制。
初创公司需要专业金融服务,服务团队立马拉来银行对接;芯片设计企业找不到晶圆代工厂流片,服务专员积极出面撮合;企业反映廉租房指标繁复,政府部门主动介入协调……平地里长出陆家嘴的“上海高度”,芦苇滩跑出特斯拉的“上海速度”,一网通办织出服务人才的“上海温度”,正是上海人才发展环境的生动注脚。
黄金地段的剑川路953弄,是“大零号湾”国际人才会客厅所在地。走进这里,可以一边逛着城市书房,一边探讨商业案例;也可以一边看着艺术大展,一边迸发创业火花;还可以一边品着网红咖啡,一边聆听项目路演。创新韵、时尚风、烟火气、国际范的复合式服务空间里,创业者可以获得“与心灵对话”的机会,激发出更多的灵感与创意。
“创新人才追求高质量的社交圈,从之前相对单一工作、居住两点一线的基本需求,转变为对消费、社交、文化等多元交互的都市生活需求,人才服务要给他们创造交往机会,安放八小时之外的生活。”浦东国际人才发展中心主任黄逸飞介绍,这里会经常举办各种主题论坛、政策宣讲、产业沙龙和项目路演,全域链接各类创新资源,汇聚人才流、项目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还会经常开展绿色骑行、Citywalk、露营、音乐会和艺术趴,促进激发灵感的交往,让科创的“奇思妙想”聚到一起产生风暴。
青年是城市活力的源泉。近些年来,上海深入实施青年友好型人才安居工程,建立市、区、园区、用人单位等多主体供给,货币补贴、实物配套相结合,分层分类保障的人才安居体系,打造“年轻人的希望之城”。推出人才租房补贴制度和差异化购房政策,强化人才安居房源供给,目前已经筹措房源18.4万套,到2025年将达到20万套,让每个向往的理想都有靠岸的地方。
物质生活的保障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基本链接,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才能增进情感层面的认同和归宿,构筑人才与城市在双向奔赴中的深度链接。在上海,中心城区平均600米就有一个地铁口,平均500米就有一家24小时便利店。全城有各类书店8000余家、公共图书馆238座、剧院超140家、博物馆125家、美术馆76家、电影院近300家,全年展览近5000场,还有全国最高级别的马拉松赛事和全球数量最多的咖啡馆,总能让人于张弛有度的平衡之中,激发出新的“隐形生产力”。
党的诞生地与梦想启航地,世界级现代化城市硬件设施,国际大都市的摩登时尚,兼容并蓄江南文化的古典雅致,海纳百川中西合璧的海派文化,浓郁的契约精神、法治观念与规则意识,在这里水乳融合、交相辉映。人文和经济相得益彰、软实力和硬实力相辅相成,让上海焕发出别样的魔力。漫步上海街头,“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作画的人想作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沪上生活方式”,找到自己倾心的心灵港湾。
* * * * * *
一城繁花一城景,万顷波涛拥海来。
浩荡长江与壮阔东海在这里相逢,捧出璀璨耀眼的东方明珠,孕育着城市的开放胸襟和创新精神。
春天的上海,处处涌动着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从链接世界的张江实验室,到竞逐AI的西岸数智谷;从灯火通明的金融商务区,到巨轮穿梭的洋山港口;从普陀的“中华武数”、杨浦的“一廊一带”,到金山宝山的“南北转型”,创新创业浪潮气势磅礴,新质生产力动能强劲。
成功与梦想、创新与创造、抵达与出发,激荡起江与海、诗与画、人与城的雄浑交响。
如旭日初升,如大潮奔涌,如长风浩荡。
一座奔跑的创新之城,正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