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会“技术贸易+”生态圈扩容:结对共赢,人才驱动新质生产力

作者:苗夏丽发布者: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5-03-05浏览次数:12

来源:新闻晨报 2025-03-05 作者:苗夏丽

“梁文锋他不是一个工程师,梁文锋是一个创新的组织者,他是一个企业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上海能不能培养出更多的企业创新的组织者,面对风险去直面风险,来获取新的赛道和新的领域的成功这种观点。”3月4日举行的上交会2025年公共服务启动暨“技术贸易+”生态培育人才专场活动上,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汪怿的这番话,引发了与会者的深入思考。

此次活动,不仅标志着第十一届上交会筹备工作的全面展开,更通过技术贸易生态“结对仪式”,为技术贸易生态圈注入了新活力。

2025年6月11日至13日,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拟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主题为“开放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预计展出面积3.5万平方米,预计参展企业总数近千家。

“朋友圈”再升级:打造技术贸易全链条服务

作为中国技术贸易领域的“金字招牌”,上交会历经十载耕耘,已成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今年,上交会再次升级,不仅将设立技术交易服务和技术交易促进活动两大功能区域,更推出“技术贸易+”2025年公共服务,旨在构建更完善的技术贸易生态体系。

“技术交易服务是上交会的重要功能和特色亮点之一。第十一届上交会将升级设立技术交易服务和技术交易促进活动两个功能区域,集聚技术贸易生态链上的投资孵化、知识产权、人才、法律、检验认证等服务机构进行现场服务。”东浩兰生集团副总裁周瑾表示,“在此优化基础上贯彻产学研用转一体化组展理念,探索完善技术交易全链条的配套服务体系,为技术贸易发展提供支撑。”

“闵行作为大院大所大企大校云集、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技术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之地,依托上交会平台,推动全球创新资源与本土科创沃土深度融合,通过构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新质生产力培育。”闵行区副区长可晓林在活动现场表示,闵行将深度融入上交会“朋友圈”,以“春申人才新高地”建设为抓手,联合海内外优质平台打造创新共同体,持续完善人才发展生态,努力贡献更多具有显示度和影响力的“硬核拼图”。

技术贸易生态“结对”:强强联手,共促发展

本次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是技术贸易生态“结对仪式”,多家知名企业和机构现场“结对”,为技术贸易生态圈注入了新动力。

活动现场,德国史太白技术管理中国总部(Steinbeis)与大零号湾华东师大孵化器结对:史太白作为技术转移与人才培养的领航者,其中国总部致力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企业和人才,并协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大零号湾华东师大孵化器的合作,将有助于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推动本土科创生态的国际化发展。

亚马逊云科技与上海竞生实业有限公司结对:亚马逊云科技提供全面的云计算服务,而上海竞生实业致力于构建健康的电竞生态体系。双方的合作将利用云计算技术赋能电竞产业,推动电竞生态的创新发展,包括赛事运营、数据分析、内容分发等方面。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与悦锦数字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结对: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为科创企业提供综合服务,促进融资交易。悦锦数字科技为金融机构提供金融监管合规咨询及软件解决方案。双方结对,将有助于悦锦数字科技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多支持,同时也为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的服务对象提供了专业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上海技术交易所与上海善施科技有限公司结对:上海技术交易所提供技术交易的“登记、托管、交易、结算”服务。上海善施科技专注于光化学产业化应用,双方的结对将有助于善施科技的技术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同时为上海技术交易所增加了光化学领域的技术交易资源。

同时,璞跃中国(Plug and Play)与小马创业村、上海甄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骏驰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结对。璞跃中国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创新生态平台,专注于早期科技投资和创新服务,与小马创业村(聚焦AI及应用、半导体及智能制造、能源科技及医疗器械)、上海甄知科技(数智化服务平台)、上海骏驰通新材料(5G高频柔性线路材料)的结对,将为这些初创企业提供孵化、加速、投资等全方位支持,助力其快速成长。

这些结对企业涵盖了技术转移、云计算、金融科技、光化学、新材料等多个领域,通过强强联手,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技术贸易发展。

“技术贸易+”人才:驱动新质生产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技术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次活动以“技术贸易+人才”为主题,聚焦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技术贸易生态圈注入智慧和活力。

“人才工作要从1.0向3.0转变”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汪怿在活动现场分享说,在人才发展2.0阶段,我们强调创新创业人才,关注年轻人才和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以人才的创新创业过程为核心;而到了人才发展3.0阶段,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不仅要做人才工作,还要将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都作为广泛的劳动者来对待,同时关注劳动资料(包括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

“人才工作要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对应,关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以及人才、创新、产业、资本、资源的融合。”汪怿认为,要加快强化能力生成机制,推进创新发展和更大力度的改革,以及更高水平的开放和均衡发展格局。

“人才的发展,未来一定得是一个矩阵。”汪怿特别强调“能力生成”的重要性,提出要抓核心(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抓重点(创新维度、战略维度、未来维度)、抓整体,构建能力生成体系,打造发展矩阵。

此外,开放方面,汪怿提出,不仅要关注海外人才,还要关注人才的海外战略和海外的人才战略,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和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知识产权与产业转化处副处长张俊表示,科技研发的人才一般分两种,一种是通过大的科研项目、大型科研装置、攻关项目等的做研究,还有一种人才是喜欢自由探索的,不依赖于在哪里,更多是自身内心的战略定位、努力,也有一些运气。

“面对不同的人才,尤其是那些对未知有探索和好奇心的,其实要给到宽松的环境,包括资金支撑、文化支撑,还有政策支撑等,能够让其有更高的自由度选择。”张俊说。

国际合作: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国际化,一直是技术贸易和上交会的最大特色。

第十一届上交会将由英国格拉斯哥市担任境外主宾城,聚焦绿色低碳、再生能源、医疗科技、智能等领域开展中英科技经贸交流。

“格拉斯哥城市是英国的第三大城市、苏格兰最大的城市,它也是英国最大的制造中心和科技中心之一,辖区内的制造公司及工程公司生产的产品供应到全球市场。而超过19万的学生数量使格拉斯哥成为英国三大教育中心,苏格兰第一大教育中心。”格拉斯哥商会副会长理查德·缪尔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今年(2025年)第十一届上交会,我们将为大家详细展示城市的成就及潜在合作机会,其中包括人文经济类的金融、休闲、文旅、教育,以及重点发展低碳、再生能源、医疗科技、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通过与格拉斯哥市的合作,上交会将进一步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推动中英两国在技术贸易领域的深度合作。

“我们其实需要有一个跟全球平等对话的机会。”关于国际合作全球化,国际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执行总裁邹叔君表示,之前国际看中国的创新是戴着有色眼镜的,但Deepseek火了之后,这个眼光开始发生变化,因为我们也在产生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而且都是年轻人主导的。

可以预计的是,上交会通过“结对”合作、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将不断壮大技术贸易生态圈,为技术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上交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推动技术贸易繁荣发展,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