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11月15日在上海社科院分部举行,市科学学研究会会员、理事及来自本市、北京、江苏、安徽等地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80多名代表与会。本次会议主题是“高水平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高地:战略使命与发展逻辑”,重点围绕高水平人才高地、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科学学理论和战略实践等展开研讨。
会议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区域创新专委会、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协办。同时,得到《技术经济》《国外社会科学前沿》等学术期刊支持。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吴雪明、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学术部副部长齐丹莉、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主任、教授杜德斌到会致辞祝贺。开幕式还播放了“科学学研究会45周年纪念短片”。



主旨报告环节,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原院长研究员、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原理事长王建平对《上海科技工作者发展报告(2020-2024)》进行解读,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陈海鹏报告了《科学学视角下的未来产业发展逻辑》,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吴家睿以《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质科普力”》进行阐释,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孙锐聚焦《人才高地与人才平台建设》分享观点,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导、南京理工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蕾讨论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内在逻辑》,汪怿研究员围绕《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进行论述。主旨报告分别由杜德斌理事长、科学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陈强教授主持。
本次年会还同步举行了“科学学研究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圆桌会议、高水平成果交流两项平行活动。
圆桌会议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寿仁、罗守贵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刘志迎,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特聘专家周文泳,北京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会理事、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科技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宪振,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科学学研究会理事邓智团,江苏省科学学与科研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陆世强,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高级经济师江向东,华略智库CEO、长三角研究院院长、上海科学学研究会理事夏骥在圆桌会议上,分别就社会科学的科学学、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新时代城市发展逻辑演进、江苏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海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长三角协同创新等主题进行分享。
在“高水平成果交流”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秘书长杨耀武主持,来自本市高校、科研机构6位青年新锐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年会对高水平成果进行了颁奖。上海大学徐惠孜等撰写的11篇论文被年会评为高水平成果(名单附后)。

在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上,由研究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教授陈强领学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会秘书长杨耀武报告年度工作,理事就相关工作与未来发展进行了充分讨论。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高水平会议论文(11篇)
序号 | 作者 | 论文名称 | 作者单位 |
1 | 徐惠孜 牛盼强 | 基于AIDUA模型和不确定性规避的人机共驾智能汽车的接受意愿研究 |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1 | 唐锦玥1 罗守贵1,2 刘津阁3 | 逆全球化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对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供应链的影响研究 | 1.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2.上海市知识竞争力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3.爱丁堡大学经济学院 |
3 | 赵子文 陈 强 | 从要素“粘滞点”到科创“核爆点”——基于科创中心城市的生态观察 |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4 | 宋 波1 任丽霞1 袁 坤1 | 虚实协同:数字化转型如何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
5 | 闫 金 | 人工智能发展对社会阶层结构和生产关系的冲击与重构——基于马克思主义和制度经济学的双重视角 |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
6 | 敦 帅 | 技术傲慢:概念源起、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基于智能驾驶技术的分析 |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领导科学教研部 |
7 | 江向东 | 关于上海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思路与举措研究 |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 |
8 | 张嵩阳 刘小玲 李亦夫 | 全球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及其政策现状 | 上海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部 |
9 | 石志浩1, 2, 3 杜德斌1, 2, 3 张 强1, 2, 3 王浩然1, 2, 3 李海侨1, 2, 3 | 中国城市数实融合创新的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 | 1.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 2.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 3.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10 | 王浩然1, 2, 3 杜德斌1, 2, 3 | 研发先行还是产能回流?——美国制造业绿地投资与跨境并购的比较研究 | 1.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 2.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 3.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11 | 王 慧 郝莹莹 | 强化交叉融合创新、培育未来全球顶尖创新机构——基于2025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的跟踪分析
| 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
(施悦供稿)


